物理与工程

访问量:367750

风采实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正>中心现有基础物理、近代物理、自主创新物理、研究生物理、演示物理等系列教学实验室和三个国际化与本科生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各类物理实验课程。在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项目支持下,物理实验中心实现跨越式发展,现有面积5500平方米,实验设备1900台套,总值约2300万元,可开设各类基础、综合、研究性实验180个,年均实验人时数达26万。中心创建了多层次、因材施教、科学系统的现代化物理实验教学综合平台,形成了一支以教学名师为带头人的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先后被评为首批北京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基础物理实验课程被评为

    2014年03期 v.24;No.16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2 ]
  • 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正>简介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基础物理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光学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演示物理实验室和本科生创新活动实验室等,实验设备总价值约2000万元,面向全校9个学院30余个专业开设15门实验课程,坚持小班上课,年均实验人时数近20万,是国家工科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重要组成。"以学生为本,注重基础,创建特色,软硬完善,与时俱进"是其坚持的方针,多年来不断进行建设和研究,形成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先进实验技术水平、具有北科特色的实验课程体系及运行

    2014年03期 v.24;No.161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3 ]

特约稿件·大学物理实验

  • 教学的平台 探索的基地 求知的乐园——实验物理教学的追求

    葛惟昆;

    文章从实验物理教学的范畴和性质出发,比较中外实验教学的差异,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理想的实验物理教学模式.提出实验物理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师生密切互动;发展实验教学中心应当以质量为重点,而不是盲目追求数量;努力把实验物理教学中心建设成为教学的平台、探索的基地、求知的乐园.

    2014年03期 v.24;No.161 3-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8 ]
  • 重组实验数据处理与经验证据评估新架构的探索——《新概念基础物理实验讲义》前4章的特点介绍

    朱鹤年;肖志刚;

    随机误差的随机性与未定系统误差的近似随机性,是宏观测量数据分析中应用统计学非公理化体系适用的基础.本书剖析了实际实验与测量中有关不确定度来源及其影响的8个主从关系,提出在实验和测量中需要重视的10个命题,以此作为重建实验数据处理与经验证据评估架构的基础.在此架构中,重新审视误差严格正态分布的普遍性,新导出了统计允许限因子的高准确度计算式,构建了正态分布前提下用统计允许限的新判据;对比分析已有的3种常见的不确定度评定架构,创建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的综合技术法,阐述并实例化该方法在实验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2014年03期 v.24;No.161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5 ]
  • “现代物理实验”课程研究型教学探索与实践

    吴平;陈森;张师平;

    对面向物理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现代物理实验"课程进行了大力度的建设与创新,建立了薄膜样品制备平台、薄膜物性测量平台、表面形貌表征平台、软物质(颗粒物质)实验平台等4个通用开放实验设备平台,探索了以课题型实验串通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提炼出一些反映学科发展和热点的研究型实验课题,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活动,强化了学生科学思维、团队协作和成果展示能力的培养.

    2014年03期 v.24;No.161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87 ]
  •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工作的新思路、新进展

    陈征;王玉凤;赵红娥;赵雁;薛菊梅;

    北京交通大学在"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以建设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为特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不仅在2004年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验收时以其突出的特色,获得了"优秀基地"的称号,而且在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我们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这项工作的结束,而是以此做为将演示实验工作推向更高水平的开端.从2007年开始,我们一方面不断充实提高,保持演示实验室的动态发展;另一方面着力研发随堂演示实验并投入使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4年03期 v.24;No.161 18-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5 ]

国外物理教育研究

  • 日本高等物理教育近况

    何秉然;马永亮;

    本文介绍了日本高等物理教育的最新状况.文章首先回顾了日本近代物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然后介绍日本大学法人化以来高等物理教育方针的变化以及物理学科教学机构的决策方针的制定方法.根据作者在名古屋大学的学习与工作经验,文章概略地介绍了日本高校本科教育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主要包括本科生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研究生的课程的学习方式,课题的选择以及导师的指导方法等内容.希望本文可以为我国高等物理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2014年03期 v.24;No.161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教学研究

  • 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吸放热情况的图像判断法

    郑明阳;王天为;张国锋;

    如何简便地判断一个热力学过程的吸放热情况,对于了解此热力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方法是借助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计算该热力学过程中的热学三量(功、热量和内能)来确定.文章通过分析简单热力学过程中的热容,得出:从绝热线上一点出发的微过程,过程曲线在绝热线下方,为放热过程;反之,为吸热过程.进一步,文章指出对于一些复杂的热力学过程,除使用传统的比较功大小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热力学过程的末态相对等温线的位置而简单得出其吸放热情况.

    2014年03期 v.24;No.161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0 ]
  • 匀质三角形板和边框的转动惯量

    邱为钢;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相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通常是由它的几何量表示,这称为转动惯量的几何表示.如果给定物体的顶点坐标,它相对任意轴的转动惯量可以由这些顶点坐标表示,这称为转动惯量的代数表示.由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得到杆和三角形板相对任意转轴转动惯量的代数表示.作为简单应用,得到三角形边框相对质心轴转动惯量的几何量表示.

    2014年03期 v.24;No.161 29-3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3 ]
  • 带电粒子在非均匀磁场中运动的教学设计

    史祥蓉;张景卓;

    从大学物理的教学目的出发,对带电粒子在轴对称非均匀磁场中的运动进行了教学设计.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是基础,分析轴对称非均匀磁场的特点是重点、难点,磁约束概念的讲解是结果.所贯穿的教学方法是问题式的引导,设计的特点是:将物理学中经常用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近似"巧妙地应用到"带电粒子在轴对称非均匀磁场中运动"的分析之中,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2014年03期 v.24;No.16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8 ]

物理实验

  • 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规律的演示

    魏振博;王占山;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遵循费马原理,如: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在非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轨迹比较复杂,与非均匀介质的状态有密切关系.尽管海市蜃楼和沙漠幻影是大自然中能够看到的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现象,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出现,不是随时可以看到的.为了能在光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看到光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本文利用白糖溶液和水之间扩散形成的浓度非均匀区域,实现了光线的非直线传播.通过光线实际传播的路径,计算了非均匀区域液体折射率的相对变化.这一演示实验取材简单,容易实现,对学生思维训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4年03期 v.24;No.161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4 ]
  • 基于点光源的迈克耳孙干涉实验条纹的机理分析

    李贤芳;李建青;马争争;余灵凤;

    一般国内的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教材都只介绍干涉圆条纹和直线干涉条纹,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可以调制出椭圆和双曲线干涉条纹;但对条纹形成的理论推导很少涉及.本文根据点光源双光束干涉理论,分析基于点光源照明的迈克耳孙干涉实验中所产生的各种可能的干涉条纹:双曲线形干涉条纹、圆形干涉纹、椭圆形干涉纹及直线形干涉纹的形成条件.本文也对等倾干涉条纹、等厚干涉条纹与既非等倾也非等厚干涉条纹的机理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对每一种干涉图样的解析分析和比较,旨在对迈克耳孙干涉实验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了解.

    2014年03期 v.24;No.161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拓展物理实验教学需求调研报告

    朱亚彬;王超;赵红敏;范玲;魏敏建;彭继迎;

    作者设计调查问卷,并对本校电信学院505名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拓展物理实验的需求.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发掘出与通信专业相关的新的物理实验项目,并请部分学生进行试做,希望达到深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014年03期 v.24;No.16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8 ]

教改论坛

  • 大学物理教学理念和方式

    徐劳立;

    文中讨论了大学物理的教学理念,认为物理学对创新技术的基础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水平对改善学风起核心作用.文中还列举了板书和CAI等教学方式的特点,认为CAI教学仍应以讲为主,PPT显示的文字数量不宜过多,要注意所显示的图文信息的清晰度,并可利用板书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结构.最后指出MOOCs对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对教师提升教学质量和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正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14年03期 v.24;No.161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7 ]
  • 结合专业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李宏;谷建生;莫文玲;

    制定大学物理课程的授课计划不仅仅要关注物理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同时要注重与后续专业课程的结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需求精选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教师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将物理学理论和专业课程知识巧妙衔接,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大学物理学提供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结合专业特色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不仅突出了大学物理课程基础理论的重要性,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专业研究的动力.

    2014年03期 v.24;No.161 48-50+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2 ]

2014年全国高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登

  • 同伴教学法对课堂期望的影响——基于广西师范大学《电磁学》的教学实践研究

    潘江洪;李廷会;

    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简称PI)是一种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同伴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富有成效地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与借鉴.为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更有效地实施同伴教学法,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研究.研究中主要采用实验法与调查问卷法,分别以广西师大物理教育和科学教育专业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采用同伴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一是旨在对比两种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二是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同伴教学法对课堂期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伴教学法课堂的整体学习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实验班在课堂学习模式、课堂满意程度、师范生培养、课程改革的期望比对照班有明显提高,在课堂内容的期望上两班没有区别.

    2014年03期 v.24;No.16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52 ]
  • 基于Peer Instruction教学方法研究大学生物理错误概念——以动生电动势为例

    张萍;齐薇;王媛平;张齐齐;

    我们使用同伴教学法(Peer Instruction)讲授大学物理课程,分析学生在讨论概念测试题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表述,研究学生在动生电动势概念方面存在的错误概念.再基于研究得到的学生的错误概念开发多项选择题,对130名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生进行测试,定量研究这些错误概念在他们中存在的普遍程度.研究表明:在动生电动势概念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错误概念.

    2014年03期 v.24;No.161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94 ]
  • 基于“慕课”的物理类微课程设计探索

    房毅;张先梅;钟菊花;陆慧;章登宏;陈建华;

    "慕课"起步,微课程先行!鉴于目前微课程设计缺乏规范模式,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在微课程设计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支持的前提下,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得出微课程的基本特征,据此确定微课程设计原则;其次以此原则为指导,借鉴远程开放教育的设计模式,类比探索出微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最后将这种微课程设计模式应用于物理类课程,并结合物理类课程特点进行实证分析,成功实现了物理类微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构建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2014年03期 v.24;No.161 60-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25 ]

专栏

  • 深切缅怀夏学江教授

    <正>编者按2014年3月29日,夏学江先生追思会在清华大学物理系举行.夏学江先生的夫人李镇敌、清华大学物理系前系主任朱邦芬院士、系主任陈曦、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顾牡主任、胡其图副主任、周雨青委员以及夏先生生前的学生、同事、好友等30余人参加了追思会."夏先生这辈子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培养人才方面,他是清华大学工科

    2014年03期 v.24;No.161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沉痛悼念夏学江教授

    胡盘新;

    <正>昨天,惊悉夏学江教授突然离开我们的噩耗,感到无比悲痛,太突然了!春节我还和夏先生通过电话,由于我有些耳背,他的声音很轻,没能听清楚,以为他的身体欠安,后来我问清华的老师,夏先生知道后,立即寄张贺卡给我.在贺卡上附有一句话:"上次通电话因为我戴了助听器,还未学会直接接电话,弄了个‘听而不闻’的笑话,害您担心,实在对不起!"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夏先生的

    2014年03期 v.24;No.161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怀念好友学江

    张礼;

    <正>我和学江是辅仁大学的同学,他比我低一班.1943年我和这位学习优秀的学弟结成好友.1946年清华复校,他转入清华学习.1947年我回辅仁任助教.我经常来找他,清华大学这个学生运动的圣地对我很有吸引力.1949年,我在天津北洋大学物理系教理论力学课.用的教科书是Jeans著的《理论力学》.这本书的习题难得出名.学江把他的作业借给我.他不仅对难题做了清晰的解答,而且书写非常工整.这给了我极深的印象.1951年,

    2014年03期 v.24;No.161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怀念夏学江老师

    吴百诗;

    <正>我与夏学江老师先后在教材编审委员会和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事数年,在交往中,我们建立了深深的友谊.他为人忠厚,待人真诚、随和,处事细致周密,生活简朴,大家都愿意和他交谈工作、交流思想,他深受课委会同志们的尊敬.每年春节前不是我致电向他问候就是他来电和我交流,今年春节前我们还进行了电话交流,他说到经多年多次折磨,他的手术和化疗的病灶好了,我还深为他高兴呢,万万没想到,没隔几天竟接到邓新

    2014年03期 v.24;No.161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怀念夏老

    陈宏贲;

    <正>1954年1月,我到清华物理教研组当进修教师,除了听苏联专家巴巴诺夫讲课外,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达到进修的目的.当时工作就分配在夏学江先生领寻的教学小组,作夏老的助教.当时他教的是土木,水利专业的学生,而我是华东水利学院派出的,因此就有缘和他一起工作了一年半时间.夏老讲课条理清楚,语言生动,很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因此别的教学小组的进修教师有时也来听

    2014年03期 v.24;No.161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追思·悼念夏学江先生

    恽瑛;

    <正>夏学江先生和我是1943—1945年间在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的同班同学.虽说我们是同年级、同一班的同学,可我们在那两年间没有讲过一句话,或者说基本不相识.大学一年级时,各门课程,如大学物理是王普教授讲课、化学是卜乐天神父讲授,都是在一个一两百人的大教室内上课,女生和男生更是前、后排入座,根本谁也不认识谁,当然,我也不知道物理系同班级有多少人;到二年级,分班级上课了,我们在辅

    2014年03期 v.24;No.161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良师益友:缅怀夏学江教授

    崔砚生;

    <正>夏学江先生过世时我不在国内,出国前我打电话给夏先生和他的夫人李教授向他们拜年,当时一切还都正常,不想这竟是我最后一次与夏先生的通话.没能参加夏先生的告别仪式,是我最大的缺憾,而令我稍感安慰的是,回国后参加了夏先生的追思会,得以寄托我对夏先生的思念,这总算在我的内心得到了些许的补偿.夏先生为人师表堪称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风范可以概括为四句话:

    2014年03期 v.24;No.161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两年承教 终生受益——清华大学物9班(1959届)同学怀念夏学江老师

    王诚泰;安继刚;刘桂林;曲长芝;吴学超;余加莉;张玫;张育曼;张继盛;张静懿;陆嘉珍;赵钧;赵朔嫣;聂玉光;徐育敏;倪国亮;钱启予;曹小平;黄祥瑞;梁森;薛大知;

    <正>今年的春节刚过,便传来夏学江老师去世的噩耗,我们心里十分悲痛.在与他最后告别的会场上,我们留校的老物9班同学去了不少.回忆起夏先生对我们的辛勤栽培以及他那深厚的物理底蕴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我们的一个共识就是:他是我们大学时代几位使我们终生受益的好老师之一.20世纪50年代,清华为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率先筹备成立工程物理系,为中国的核

    2014年03期 v.24;No.161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6 ]
  • 夏教授教我做编辑

    朱鹤年;

    <正>1995年前后,《物理与工程》的前身《工科物理》杂志编辑部只有夏学江教授和一位职工,还先后有几位物理系教师兼职参加少部分编辑部工作.1996年前后间我有幸在夏先生指导下参与了部分编辑部工作,得到他的言传身教,亲身感受到他的名师风范和人格魅力.当时编辑部运转遇到一些困难,作为主编的夏先生负责联系相关高校,筹集补充经费,初筛稿

    2014年03期 v.24;No.161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要努力实现夏先生的“梦想与期盼”——在夏学江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

    邬淑婉;

    <正>夏学江先生突然走了!可是至今我仍感觉他没有走!没有走!虽然我知道夏先生年近90,长期有病.但我仍感到太突然,可以说仍毫无思想准备,太难以接受.我也知道老年人猝死是常有的,没有痛苦,悄然而去,这未免不是幸事,是善终.夏先生是好人得善终.这样想,又稍微感到些安慰.我是个半路出家,跟着夏先生学习物理,是个

    2014年03期 v.24;No.161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祝贺首都师范大学尹晓冬博士获美国物理学会贝勒讲席

    <正>贝勒讲席是美国物理学会1994年设立的以Esther Hoffman Beller名字命名的奖项,该奖项每年奖励和资助2至3名美国籍以外的在物理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学者,并邀请获奖者在该年3月或4月的APS年会上作邀请报告。2014年该奖项的3名获奖者分别是:德国波恩大学Meissner(天体物理方面)、荷兰屯特大学Poelsema(材料

    2014年03期 v.24;No.161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