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慕课”的物理类微课程设计探索EXPLORATION OF DESIGN IN PHYSICAL MICROLECTURE BASED ON “MOOC”
房毅,张先梅,钟菊花,陆慧,章登宏,陈建华
摘要(Abstract):
"慕课"起步,微课程先行!鉴于目前微课程设计缺乏规范模式,本文旨在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在微课程设计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支持的前提下,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综述法归纳得出微课程的基本特征,据此确定微课程设计原则;其次以此原则为指导,借鉴远程开放教育的设计模式,类比探索出微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最后将这种微课程设计模式应用于物理类课程,并结合物理类课程特点进行实证分析,成功实现了物理类微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检验了本文构建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KeyWords): 慕课;微课程;特征;原则;物理;设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3年度上海市教委“热学”精品课程、“计算物理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2013年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建设项目
作者(Author): 房毅,张先梅,钟菊花,陆慧,章登宏,陈建华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祖源,顾牡.MOOCs来袭,我们准备好了吗?[J].物理与工程,2013,23(6):1-2,7.
- [2]王祖源,倪忠强,吴天刚,等.MOOC起步,从微课程开始[J].物理与工程,2014,24(2):17-19.
-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15-18.
- [4]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21-23.
-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 [6]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255-256.
- [7]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 [8]冯立国,杨孝堂.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式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53-60.
- [9]房毅,章登宏,陈建华,等.将科学素质培养目标贯穿于教学过程的体会[J].物理通报,2012,(1):17-20.
- [10]秦允豪.普通物理学教程热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