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一平;杨兵初;罗益民;
对实施《理工科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进一步完善之作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2009年03期 v.19;No.131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6 ] - 陈斗;
加强实践性教学研究是目前高职院校电类各专业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或重要途径.变压器、电抗器实践性教学研究的目标和内容及思路等,应就如何重点培养具备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来运作.研究方法主要应为行动研究法,即边研究边实践的方法.
2009年03期 v.19;No.131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5 ] - 王文文;陈子瑜;王金良;
为加强工科学生的理科基础,提高工科人才的科学素养,我们尝试对部分工科院系进行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开设了理科模式的"基础物理学"课程,注重在强化基础、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和培养素养4个方面培养学生,取得了一定成果,得到了学生和兄弟院校的肯定.
2009年03期 v.19;No.131 45-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 戴朝卿;赵丽华;储修祥;
本文针对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并开展了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包括教学延伸型、兴趣提高型和科研训练型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延伸型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包括开放预备实验和课外实验.兴趣提高型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有开放演示实验、指导和参与学生协会活动以及开展物理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科研训练型第二课堂活动由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成.实践表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009年03期 v.19;No.131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4 ] - 石丽华;朱鋐雄;
大学物理课外作业是大学物理教学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外作业内容和批改方式的改革理所当然成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对大学物理课外作业批改和评价方式试行了课外作业批改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实践改革初探.
2009年03期 v.19;No.131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5 ] - 郭延生;
本文提出将物理教学与STS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教改思路,并在教学中予以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本身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009年03期 v.19;No.131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