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 Bardeen;何赣溪;
性质各不相同的一类物理系统,包括超导体、超流氦、激光器等,它们的不寻常性质都是来自于单一量子态的宏观占有.
1991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正>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所属石油高校第七届物理学科研讨会于8月30日至9月3日在山东省东营市石油大学(华东)召开,石油大学、大庆、西安、西南、江汉、抚顺、新疆石油学院等十所院校参加,代表34人.会议由石油高校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会议听取了各校的工作汇报,讨论了工科物理基本要求、教书育人、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声象教学、编写《物理学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和《物理学老理论的新涵义》等问题.四位青年教师被推荐到会作了各有特色的观摩讲课,标志着在老教师指导下,青年一代正在迅速成长.
1991年02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佘守宪;
本文应用惯性离心力的概念,分析铁路弯道处钢轨受力情况,导出外轨超高计算公式及车辆在给定曲率半径的弯道上行驶时最大容许速度公式。又用初等方法论证了在铺设铁路时,平直段与圆弧段间应采用缓和曲线的轨道平滑地连接,并结合我国铁路现状,导出有关公式,进行讨论。
1991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3 ] - 梁礼正;
目前,大多数工科物理教学中难以对相速和群速两概念详细论述,但对部分专业却必须明确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例如,在研习共用天线电视工程的内容时就必须严格区分相速和群速的概念。本文将按这类专业的需要,阐述电磁波中相速和群速的基本物理概念。
1991年02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王克勋;
本文用差分法计算了平行板间四分之一角隅充以某种介质时的电场。该电场是非匀强电场。在介质边缘,特别是尖角处电场强度会有突变并进而讨论了介质表面的束缚电荷分布的显著特征。指出一般书中作出的匀强电场假定只有距尖角较远处方为合理。
1991年02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8 ] - 李家庆;马富国;
本文分析和描述涟波箱水面波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应用“大学物理”中的理想流体稳定流动中的伯努利原理,对涟波箱水波传播速度与波长和水深的关系予以讨论,以了解涟波箱水面波传播速度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涟波箱演示器的原理.
1991年02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王建中;
本文指出了某些教材中对里兹并合原则的一种错误表述.
1991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周美华;
本文介绍了多方曲线的作图法:按多方过程方程和多方指数确定 p—V、p—T、V—T 三种状态图的辅助轴;利用多方曲线的斜率判定函数的增减性以规定45°线的起点与指向,从而可根据初态参数绘出三种状态图上的多方曲线。
1991年02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正> 全书共分十章:一、历史的回顾;二、超导体的基本电磁学性质;三、超导的唯象理论;四、超导的微观图象;五、两类超导体;六、单电子隧道效应;七、约瑟夫森效应;八,超导量子干涉器件;九、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十、超导的应用.每一章后面配有一定数量的思考与练习题,最后还备有附录.
1991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张孔时;余加莉;
从实验中测出钠的某一线系中各谱线波长后,可得到该线系中相邻二谱线的波数差Δ ,从而可算出相应能级的有效量子数或量子亏损。利用迭代法可迅速求出有效量子数,而不必采用迄今广泛应用的里德伯表。
1991年02期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吕之森;白荣镇;
<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学的发展史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实验是物理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历史上不少物理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经过大量实验总结出规律,然后上升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如此反复,使物理学的理论不断发展。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经说过:“物理规律的性质和内容都不可能单纯依靠思维的方法来解决,唯一可能的途径就是致力于对自然的观察,尽可能收集到最大
1991年02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正> 本书是根据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开设的同名课程的讲稿整理、扩充而成。内容包括:光谱技术、电子显微术、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微波技术、
1991年02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江丕农;姚世亨;
<正> 自国家教委确定物理实验独立设课以来,探索和建立其课程体系已成为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菜谱式”的教材,适合于将物理实验作为物理理论课的辅助教学手段时期,实践证明在配合理论教学中它的确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它现在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独立必修基础课程时,我们感到再沿袭那种“菜谱式”的教学方案,会显得陈旧而落伍。因为物理实验的独立设课意
1991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蒋大权;林中忖;
本文是我们近三年来对大学物理习题作业进行改革的初步总结。文章论述了对我国物理作业传统模式进行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我们的改革措施;阐述了我们编写的《大学物理标准化作业》的特点及已经取得的教学效果。
1991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0 ] - 叶坚;彭延泰;
介绍一种新颖的电流检测法。该方法巧妙地利用了电磁耦合的原理和霍尔效应快速响应的特性;使用磁通势平衡而不是电磁感应来获得正比于被测电流的信号,从而得到一种对被测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受任何限制的、响应为微秒级的检测手段。
1991年02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郭奕玲;
<正>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万有引力常数的数值,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来,一直是人们力求测出和测准的对象。这个常数究竟是不是常数?会不会随时间变化?到现在还是物理学界关心的问题。焦耳测热功当量,历时三四十年,用了多种方法,
1991年02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正> 地球可看作半径 R=6400km 的球体,一颗人造卫星在地面上空高度为 h=800km 的圆形轨道上以速度 v_i=7.5km/s 绕地球运动。假定在该卫星的外侧发生了一次爆炸,其冲量使卫星在原有的速度上增加了一个指
1991年02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正> 本书是根据大学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一本教学辅助读物.它针对学习大学物理过程中常见的概念错误和大量存在的似懂非懂的问题,通过对280个常见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系统阐述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定)理、定律和基本方法,着重分析了问题的核心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尽可能给出带普遍性的结论.由于多数选题出自作者长期的教学
1991年02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王健;
<正> 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存在着电场,其方向垂直向下,强度约为120V/m。能否利用这种电势差来驱动电动机呢?如果能够的话,那将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无噪声的新型能源。与其它电机相比,它的设备简单,不受环境、自然条件的限制,足以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浪潮出现。
1991年02期 4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正> 1989年11月13日到12月2日国家教委于北京西山召开了制订高等工程专科教育部分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工作会议,根据工程专科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以生产第一线正在使用和近期有可能推广使用的技术所需的基础理论为主”.基础课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会上提出了《工程专科
1991年02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