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薇;
单摆振动实验的数字化传输和演示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值得讨论的基本问题.当前单摆振动实验的研究以定性建立理论模型为主,只能得到单摆振动的示意图像,且实验效果不好.本文针对当前的单摆振动实验进行改进,并通过定量计算,给出较精确的实验设计要求,得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为该实验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除此之外,本文提出的实验方案不仅适用于单摆的简谐振动还适用于各种阻尼振动.
2011年05期 v.21;No.14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4 ] - 郭晨雷;张高龙;钱建强;
利用近代物理实验中的磁谱仪测量了90Sr-90 Y放射源的β衰变能谱.得到的能谱和普遍的β衰变能谱相似;得到的β射线最大能量与平均能量比值和文献中给出的一些放射源的比值接近,这些都说明了该实验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运用库里厄(Kurie)图,研究了此放射源的β衰变能谱,得到的跃迁性质和能级自旋宇称与此放射源已有的数据相吻合,说明在近代物理实验中能够利用磁谱仪测量原子核的β衰变能谱、研究原子核的跃迁性质和能级自旋宇称.
2011年05期 v.21;No.145 10-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0 ] - 罗尧;王慧;
将汽车底盘减振装置简化为以非线性弹簧、阻尼器为主的被动阻尼式吸振器.利用Matlab软件对其在简谐力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定量绘图分析,研究其振幅衰减、缓冲周期以及与由线性弹簧构成的简单模型进行比较,解释了减振装置具体的工作过程以及其中的基本工作原理.
2011年05期 v.21;No.145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7 ] - 朱玲;郑虹;张权;
本文针对在液晶光阀光学特性实验中,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控制器,由于功能键频繁切换,导致按键失灵,实验无法正常进行的难题,采用将光强键的功能从系统控制器中分离出来的设计方案,设置独立的电路,将系统控制器中的光强采集及显示独立出来,保证了学生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2011年05期 v.21;No.145 17-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杨平;顾菊观;张亚萍;陈小燕;沈曼辰;
应用Collins公式和硬边圆孔函数拓展为有限复高斯函数和的方法,推导出厄米-高斯(Hermite-Gaussian)光束通过圆孔的衍射场分布的近似解析公式.模拟结果表明使用该解析公式所得结果和直接对Collins公式进行数值计算的结果符合较好,并讨论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以及各自的优缺点.
2011年05期 v.21;No.14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8 ] - 邢娟;孙朝晖;刘俊杰;
分析焦利氏秤各部件的结构以及损坏原因,讲解修理的方法和过程,总结出一些对损坏的焦利氏秤各部件进行修理和改装的经验.
2011年05期 v.21;No.145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师青梅;皮伟;左晶;董瑾;
近几十年来,由于压电换能原件效率的提高和低噪声的集成元件放大器的应用,超声波传感器在变压器的在线监测及局部放电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准确测量变压器油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对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能够形成超声光栅的特点,介绍了一种应用分光计精确测量变压器油中超声波速度的方法.实验测得29.3℃时变压器油中超声波速度为1432m/s,与超声手册中标准值符合得很好,相对误差仅为0.5%.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变压器在线监测及局部放电检测的精确度.
2011年05期 v.21;No.145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8 ] - 葛松华;唐亚明;
讨论了横向电磁传输线的另一个重要特性——电容和电阻特性,即单位长度的电容与电阻之积等于电容率与电阻率之积.并对一些典型的传输线进行了应用.
2011年05期 v.21;No.145 31-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9 ] - 鲍珊珊;周进;周惠君;
对LiNbO3:Fe晶体在三维体全息记录过程中出现的噪声逐渐放大,最终对记录图像产生影响的机制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对噪声光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并运用光感应光散射与二波耦合的能量转移理论,解释了体全息记录中噪声光的产生和放大的机理,提出优化方案.
2011年05期 v.21;No.14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6 ]
- 郑海务;康缈;任凤竹;尹国盛;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在新的时期,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成为全面提高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紧扣教育部《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高中和大学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的不同特点,就大学物理课程中的近代物理部分与中学物理课程脱节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教学衔接的对策,希望为顺利实现从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参考.
2011年05期 v.21;No.14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37 ] - 孔维姝;唐延林;胡林;
面对困难,以《基本要求》为指南,从教学管理系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考核方式等教学环节探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建立了教学管理系统;重新设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出了卡片加三四制教学方案;制定了操作过程评分细则.
2011年05期 v.21;No.14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胡玉才;汪静;杨桂娟;
本文介绍了我校的物理课程由单一的课程建设过渡到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相并行的过程中,通过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既保证了专业基础课建设,又提升了大学物理课建设.我校物理学基础课教学团队的构建与实施,为同类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关系做了有益探索.
2011年05期 v.21;No.145 53-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3 ] - 李正群;梁裕民;杜金会;顾学文;
物理竞赛是提高大学物理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平台.本文介绍了几年来我们参加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的体会、基本经验和收获.
2011年05期 v.21;No.145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0 ] - 陈梦姣;袁海泉;朱国斌;
学习准备就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在新课标实施后,相对论知识引入高中物理,相对论知识同时又是大学普通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学习相对论前的学习准备情况如何?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全面了解、分析与研究了大学生相对论的学习准备状况,为更好进行普通物理中相对论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011年05期 v.21;No.145 59-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