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工程

访问量:368527

教学研究

  • 对称多振子系统的振动解耦分析及简正振动频率

    陈钢;阮中中;

    将对双振子系统简正振动的解耦分析运用于三振子和四振子系统,分析了三振子和四振子系统的简正振动解耦的方式,并给出系统简正振动频率.

    2008年06期 v.18;No.12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亥姆霍兹线圈为矩形时两线圈之间磁场分布的分析

    赵立强;梁志新;

    利用Matlab软件数值模拟了亥姆霍兹线圈为矩形时两线圈之间的磁场分布.该方法具有直观、形象、物理图像清晰的特点.利用Matlab数值模拟能有效地进行数值实验的教学活动.

    2008年06期 v.18;No.128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7 ]
  • 周期聚焦磁场中束晕-混沌的简单函数控制

    余海军;翁甲强;

    本文采用粒子-束核模型,基于束晕-混沌的非线性控制策略,对周期性聚焦磁场中满足K-V分布的离子束进行模拟研究,提出了控制其束晕-混沌的简单函数控制器,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束晕及其再生现象,达到对束晕-混沌的有效控制.

    2008年06期 v.18;No.128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物理实验

  • 分光计实验中望远镜的快速调节方法——台先镜后法

    张玉梅;王雪琴;

    在分光计实验中,调整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主轴大致垂直是最关键、最难调的一步.实验中容易观察到平面镜一个面反射回的"十"字像,却较难调出两个面反射回的"十"字像.本文利用光路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快速、有效的调整方法——台先镜后法.

    2008年06期 v.18;No.128 11-1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0 ]
  • 加配重复摆振动周期变化规律的研究

    邹德滨;王艳辉;张天洋;曲光伟;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研究加配重对复摆振动周期的影响,给出在加配重状态下复摆振动周期随回转轴位置变化的规律.

    2008年06期 v.18;No.128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4 ]
  • 不同材料全等形摆的演示与分析

    梁法库;路峻岭;刘道森;

    本文给出系列易加工的不同材料的全等形摆的实验演示规律,对全等形的圆环(圆弧)摆、偏心柱摆等几种特例进行了实验演示测量并与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

    2008年06期 v.18;No.128 16-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0 ]
  • 基于Excel实现物理实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田红梅;滕坚;

    以半导体材料导电特性实验为例,介绍Excel辅助管理物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08年06期 v.18;No.128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 物理实验中测温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的改进

    祝卫堃;

    本文介绍了两种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电路在物理实验测量中的应用及校准方法,对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冷端温度补偿必要性作了说明,并详细介绍了冷端温度补偿过程.

    2008年06期 v.18;No.128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0 ]
  • 光的干涉在水平调节及长度测量中的新应用

    温静;左春英;

    本文应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形成等倾干涉图样的原理,提出了快速、精确调整望远镜光轴和分光计中心轴垂直的方法,使用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调节时间并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将该调节思想与调零光程差的方法相结合,应用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中,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

    2008年06期 v.18;No.128 25-2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

    罗春梅;

    本文主要给出了利用VB编制的处理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的程序,解决了数据处理的复杂计算的问题,利用该程序软件处理测定的电子电量值与标称值符合得较好,使该实验可以作为综合实验安排.

    2008年06期 v.18;No.128 28-2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5 ]
  • 综合传感器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探讨

    汪文明;

    传感器应用广泛,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引进综合传感器实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课时少、实验内容单调等因素使得目前的传感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提高教学效果,对综合传感器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

    2008年06期 v.18;No.128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9 ]
  • 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教学整合的研究

    张文辉;

    将信息技术引入大学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大学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改革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概念、规律的整合,本文提出了一些方法与思路,不仅可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也为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008年06期 v.18;No.128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1 ]

物理与工程

  • 微电子技术发展历程——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

    刘亚俊;

    本文简要分析微电子技术发展的3个重要发明:集成电路、硬盘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发现其都异常清晰地遵循基础研究—技术进步—大规模生产的3个阶段.基础研究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发展的发展规律值得思考和借鉴.

    2008年06期 v.18;No.128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带电作业技术中的电气绝缘与电场屏蔽

    汤大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带电作业技术正成为供电企业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术.文章介绍了带电作业技术的分类和发展,探讨了人工带电作业技术安全可靠的技术基础——电气绝缘与电场屏蔽,并说明了带电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8年06期 v.18;No.128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 ]

物理学史

  • 大综合与物理学中心思想的形成及演进

    程九标;

    物理学自诞生以来,在其近400年的历史中,共进行了5次大综合.通过大综合先后建立了5大理论体系并形成了4个逐渐演进的中心思想.前者构成了全部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后者则成为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理解、研究、评判物理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2008年06期 v.18;No.128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5 ]
  • 牛顿《原理》的出版及其影响

    杨庆余;徐丽萍;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本文简述了《原理》出版的离奇过程,通过分析《原理》思想的革命性突破,充分展示了牛顿的远见卓识;《原理》构造了明晰的牛顿体系,创建了独特的牛顿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世界科学界长达200年之久,几乎形成了对牛顿体系的逻辑痴迷.

    2008年06期 v.18;No.128 52-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弘扬科学大师的人文精神是整治基础物理教育之方

    程民治;朱仁义;王向贤;

    本文从科学大师的人文精神出发,针对当前我国各高校基础物理教学中不同程度普遍存在着的忽视人文教育、过分注重"应试教育"之弊端,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孔之见,力图寻找整治之方.

    2008年06期 v.18;No.12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教学经验交流

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