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工程

访问量:445354

  • 李政道教授在清华大学讲演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

    郭奕玲;

    <正> 1992年6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应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教授的邀请,在清华大学向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李政道教授是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素为广大师生所景仰.演讲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字幕开始,李政道教授说,现在全国都知道”科学

    199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李政道教授在清华大学讲演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

    郭奕玲;

    <正> 1992年6月5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应清华大学校长张孝文教授的邀请,在清华大学向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没有今日的基础科学就没有明日的科技应用》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李政道教授是清华大学名誉教授,素为广大师生所景仰.演讲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字幕开始,李政道教授说,现在全国都知道”科学

    1992年03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落体偏东问题的初等解法

    王肇庆;苏惠惠;

    本文以惯性系中的平抛运动作为基本出发点,给出了落体偏东问题的初等解法,并就该解法和非惯性系求解法进行比较和讨论.

    1992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落体偏东问题的初等解法

    王肇庆;苏惠惠;

    本文以惯性系中的平抛运动作为基本出发点,给出了落体偏东问题的初等解法,并就该解法和非惯性系求解法进行比较和讨论.

    1992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倾斜入射时光栅衍射光谱的实验观察

    陈昭栋;舒维芬;

    本文记述了在实验中使用常规仪器观察到的倾斜入射时光栅衍射光谱的各级谱线,以及随入射角增加时,这些谱线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并试图对观察结果作一些浅近的分析和说明。

    1992年0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倾斜入射时光栅衍射光谱的实验观察

    陈昭栋;舒维芬;

    本文记述了在实验中使用常规仪器观察到的倾斜入射时光栅衍射光谱的各级谱线,以及随入射角增加时,这些谱线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并试图对观察结果作一些浅近的分析和说明。

    1992年03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静电场中沿电力线的纵向张应力和横向压应力

    张有根;朱良琨;

    静电场中电介质表面上受的力,一般虽可从功和能的关系求解,但本质上实为电磁场应力张量的作用.本文中将引述沿电力线的纵向及横向应力的概念,并且用简便方法引入静电场中张应力 T 及压应力 P 的表达式,因而得以形象地理解电介质表面所受的力,并可直接进行计算.

    1992年0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静电场中沿电力线的纵向张应力和横向压应力

    张有根;朱良琨;

    静电场中电介质表面上受的力,一般虽可从功和能的关系求解,但本质上实为电磁场应力张量的作用.本文中将引述沿电力线的纵向及横向应力的概念,并且用简便方法引入静电场中张应力 T 及压应力 P 的表达式,因而得以形象地理解电介质表面所受的力,并可直接进行计算.

    1992年0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二共轴细圆环互感系数及圆环自感系数的计算

    何赣溪;

    本文第一部分给出了二共轴细圆环互感系数的详细计算及其完全椭圆积分 K 和 E 表示的结果.文中引述了 K 和 E的三种展开式;说明了应根据二圆环的几何参数值而采用不同的展开式。第二部分中通过求磁场能量计算出一圆环的自感系数.

    1992年03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二共轴细圆环互感系数及圆环自感系数的计算

    何赣溪;

    本文第一部分给出了二共轴细圆环互感系数的详细计算及其完全椭圆积分 K 和 E 表示的结果.文中引述了 K 和 E的三种展开式;说明了应根据二圆环的几何参数值而采用不同的展开式。第二部分中通过求磁场能量计算出一圆环的自感系数.

    1992年03期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6 ]
  • 流体中声速的计算方法

    谭菊甫;

    由流体中纵波波速 C=(B/ρ)~(1/2)导得计算声速的基本公式 C=(((?)p/(?)ρ)_S)~(1/2)后,着重讨论了式中压强 p 不显合熵 S 时声速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对流体有普遍意义,特别是对难以得到解析的等熵方程式的尤有实用价值. 波速 C 与波长λ、颇率 v(或周期 T)称为描述波动特征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在波动部分的教学中,既要深入讲清波速的物理内涵,从加强应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使学生会计算波速.从计算方法讲,一是用公式 C=λv=λ/T;二式是用公式 C=(B/ρ)~(1/2).前者适用于各种波,后者仅限流体中的弹性机械纵波.

    1992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流体中声速的计算方法

    谭菊甫;

    由流体中纵波波速 C=(B/ρ)~(1/2)导得计算声速的基本公式 C=(((?)p/(?)ρ)_S)~(1/2)后,着重讨论了式中压强 p 不显合熵 S 时声速的计算方法.其结果对流体有普遍意义,特别是对难以得到解析的等熵方程式的尤有实用价值. 波速 C 与波长λ、颇率 v(或周期 T)称为描述波动特征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在波动部分的教学中,既要深入讲清波速的物理内涵,从加强应用的角度出发还要使学生会计算波速.从计算方法讲,一是用公式 C=λv=λ/T;二式是用公式 C=(B/ρ)~(1/2).前者适用于各种波,后者仅限流体中的弹性机械纵波.

    1992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5 ]
  • 实验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

    李化平;

    本文对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论和认识不统一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如随机误差和偶然误差;精确度、准确度和正确度;误差的合成;单次测量的标准差估计和仪器误差性质;贝塞耳公式及数据的修约问题等。希望本文有助于对这些问题认识的统一,以利于教学。

    1992年03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4 ]
  • 实验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

    李化平;

    本文对误差与实验数据处理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争论和认识不统一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如随机误差和偶然误差;精确度、准确度和正确度;误差的合成;单次测量的标准差估计和仪器误差性质;贝塞耳公式及数据的修约问题等。希望本文有助于对这些问题认识的统一,以利于教学。

    1992年03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5 ]
  • 超级弹性球的反跳

    叶善专;

    近年来,超级弹性球的出现,尤其是“超球”反跳所显示的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将用简易的计算,说明“超球”反跳的某些现象.

    1992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超级弹性球的反跳

    叶善专;

    近年来,超级弹性球的出现,尤其是“超球”反跳所显示的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将用简易的计算,说明“超球”反跳的某些现象.

    1992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会讯

    葛德彪;

    <正> 一、由四川省物理学会和成都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两南地区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92年6月16日至20日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南地区和北京、天津、河南、湖北等地共24所院校的54名代表.成都科大李德宽副校长、四川省物理学会大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殷传宗教授、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基础部主任刘中和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当前形势和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开展大学物理教育研究工作的新途径》、《宇宙

    1992年03期 28+4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会讯

    葛德彪;

    <正> 一、由四川省物理学会和成都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两南地区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学术交流会》于92年6月16日至20日在成都科技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南地区和北京、天津、河南、湖北等地共24所院校的54名代表.成都科大李德宽副校长、四川省物理学会大学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殷传宗教授、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基础部主任刘中和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当前形势和工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开展大学物理教育研究工作的新途径》、《宇宙

    1992年03期 28+4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略论“物理演示教学”

    虞昊;

    <正>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培养高科技人才上有战略意义的物理教学面临极为迫切的变革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需要重新考虑.本文着重探讨物理的教学方式上的一种革新.事物的发展在一定的阶段上要求新的形式来适应新的内容,因此在现阶段寻求新的物理教学方式无疑有重大意义.美国继六十年代的物理教学改革之后,近年又计划更大

    1992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略论“物理演示教学”

    虞昊;

    <正>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培养高科技人才上有战略意义的物理教学面临极为迫切的变革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都需要重新考虑.本文着重探讨物理的教学方式上的一种革新.事物的发展在一定的阶段上要求新的形式来适应新的内容,因此在现阶段寻求新的物理教学方式无疑有重大意义.美国继六十年代的物理教学改革之后,近年又计划更大

    1992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2 ]
  • 遥感技术与物理学

    李绍新;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历史与进展,探讨了遥感技术与物理学的联系;最后向广大物理工作者提出了几个遥感中有待解决的物理问题.

    1992年03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遥感技术与物理学

    李绍新;

    本文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历史与进展,探讨了遥感技术与物理学的联系;最后向广大物理工作者提出了几个遥感中有待解决的物理问题.

    1992年03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 阴极射线本质的争论

    刘友文;杨建邺;

    十九世纪后半叶,围绕阴极射线的本质发生了一场大争论.德国物理学家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类似于光的波动,是以太的某种扰动;英国物理学家则认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本文从史料出发对此作了详细分析.粒子说很长时间未能取得胜利,主要因为支持粒子说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并且将阴极射线看成是带负电的“分子流”或“电原子流”。最终通过汤姆逊的研究结束了这场争论,他认为阴极射线是由比原子小得多的带电粒子构成,并用实验证实了它的存在,从而发现了电子。

    1992年03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阴极射线本质的争论

    刘友文;杨建邺;

    十九世纪后半叶,围绕阴极射线的本质发生了一场大争论.德国物理学家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类似于光的波动,是以太的某种扰动;英国物理学家则认为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本文从史料出发对此作了详细分析.粒子说很长时间未能取得胜利,主要因为支持粒子说的物理学家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并且将阴极射线看成是带负电的“分子流”或“电原子流”。最终通过汤姆逊的研究结束了这场争论,他认为阴极射线是由比原子小得多的带电粒子构成,并用实验证实了它的存在,从而发现了电子。

    1992年03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 ]
  • 第八届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试题及解答

    <正>~~

    1992年03期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第八届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试题及解答

    <正>~~

    1992年03期 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第三届吴健雄物理奖在北京隆重颁发

    程义慧;

    <正> 为奖励我国青年物理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加速物理学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吴健雄物理奖第三届授奖大会于1992年6月3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扬振宁,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朱光亚、黄昆、冯端以及来自台湾的物理学家吴茂昆等出席了授奖仪式.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纪辉娇女士亦亲临大会讲话.

    1992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第三届吴健雄物理奖在北京隆重颁发

    程义慧;

    <正> 为奖励我国青年物理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加速物理学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吴健雄物理奖第三届授奖大会于1992年6月3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隆重召开.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扬振宁,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朱光亚、黄昆、冯端以及来自台湾的物理学家吴茂昆等出席了授奖仪式.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纪辉娇女士亦亲临大会讲话.

    1992年03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