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阿末;
<正> 近年来薄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科学家对不同组分和厚度的薄膜制备方法及其特性都十分关心.使水面上的单层有机分子膜一层一层地淀积到固体衬底上去,就形成了 L-B 膜.这方法是1917年到1935年间由朗谬尔(Langmuir,1881—1957)和布洛婕(Blodgett,1898—1979)开创的.它在分子电子学、微电子学、集成光学等学科以及精细光刻等技术上都有潜在的重要应用.有人称它是分子束外延(MBE)在有机领域中的姐妹技术,并预计会变得更为简便有用.
199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陈阿末;
<正> 近年来薄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科学家对不同组分和厚度的薄膜制备方法及其特性都十分关心.使水面上的单层有机分子膜一层一层地淀积到固体衬底上去,就形成了 L-B 膜.这方法是1917年到1935年间由朗谬尔(Langmuir,1881—1957)和布洛婕(Blodgett,1898—1979)开创的.它在分子电子学、微电子学、集成光学等学科以及精细光刻等技术上都有潜在的重要应用.有人称它是分子束外延(MBE)在有机领域中的姐妹技术,并预计会变得更为简便有用.
1992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正> 一球形电容器的内外金属球壳间充满介电常数为ε的电介质.设该电容器外球壳的半径b 和使用时的最大工作电压 U_0已给定.请设计内球壳的半径使得内外球壳间加上电压 U_0时,内球壳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为最小,并计算这时该电容器贮存的电场能量. 每期一题本期解答解法一:设电容器内球壳的半径为 R,内外球壳间加上电压 U_0。时内球壳带有电量Q.根据高斯定理可得内外球壳间任一点处的场强大小为露:一旦一 (R<r<6)4~er2 。‘内外球党唰的咀压为’吣■肚I罢了加景(案)解得9:百4sreUQbR于是球壳间任一点处的场强大小为盥:—Uo—Rbr。(6一裂)则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大小E。为耻意%。欲使玩为鼢,令案=。,解街露:鱼2誓在R。芝一处有面d2FE,~ >。这表明,内球壳的半径R:÷时,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西。最小。这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疆s知c。;ib。4sreb贮存的电场能为-矽。=÷CUp 2srebU;解法二;设电容器内球壳的半径为也内外球壳间加上电压Un时,内外球壳分别带有电量g和一Q.根据球形电容器电容公式得 : ·9:CUo=百4JrebRUo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大小为。9En=≥警=丽U丽ob£ 8 K‘拶一K,欲使童。为最小,令舞=。,解得。,R:旦2并在R=乓一处有—dZE—n>oZ dRz这表明,内球壳的半径R=.冬时,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En最小.这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vreb三’’c=—b_!b。4:ceb‘ 2贮存的电场能为 ,形。=妻CU:=2~ebU:
1992年01期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正> 一球形电容器的内外金属球壳间充满介电常数为ε的电介质.设该电容器外球壳的半径b 和使用时的最大工作电压 U_0已给定.请设计内球壳的半径使得内外球壳间加上电压 U_0时,内球壳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为最小,并计算这时该电容器贮存的电场能量. 每期一题本期解答解法一:设电容器内球壳的半径为 R,内外球壳间加上电压 U_0。时内球壳带有电量Q.根据高斯定理可得内外球壳间任一点处的场强大小为露:一旦一 (R<r<6)4~er2 。‘内外球党唰的咀压为’吣■肚I罢了加景(案)解得9:百4sreUQbR于是球壳间任一点处的场强大小为盥:—Uo—Rbr。(6一裂)则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大小E。为耻意%。欲使玩为鼢,令案=。,解街露:鱼2誓在R。芝一处有面d2FE,~ >。这表明,内球壳的半径R:÷时,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西。最小。这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疆s知c。;ib。4sreb贮存的电场能为-矽。=÷CUp 2srebU;解法二;设电容器内球壳的半径为也内外球壳间加上电压Un时,内外球壳分别带有电量g和一Q.根据球形电容器电容公式得 : ·9:CUo=百4JrebRUo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大小为。9En=≥警=丽U丽ob£ 8 K‘拶一K,欲使童。为最小,令舞=。,解得。,R:旦2并在R=乓一处有—dZE—n>oZ dRz这表明,内球壳的半径R=.冬时,内球壳表面附近处的场强En最小.这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4vreb三’’c=—b_!b。4:ceb‘ 2贮存的电场能为 ,形。=妻CU:=2~ebU:
1992年01期 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 ] - 葛德彪;
有限长载流直螺管内轴线上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熟知的。应用完全椭圆积分进行具体计算表明,螺管内磁场轴向分量沿半径方向有相当好的均匀性。
1992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5 ] - 葛德彪;
有限长载流直螺管内轴线上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熟知的。应用完全椭圆积分进行具体计算表明,螺管内磁场轴向分量沿半径方向有相当好的均匀性。
1992年01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周青春;
本文中利用变换得到了连带拉盖尔方程的推广形式,可以直接用在类氢离子的径向波函数所满足的径向方程的本征值问题上,免去利用渐近解的形式对径向方程作进一步的变换.本文可供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物理教师参考.
1992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周青春;
本文中利用变换得到了连带拉盖尔方程的推广形式,可以直接用在类氢离子的径向波函数所满足的径向方程的本征值问题上,免去利用渐近解的形式对径向方程作进一步的变换.本文可供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物理教师参考.
1992年01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 ] - 白梅兰;
本文利用旋转矢量表示法分析了拍现象中涉及相位突变的物理过程,半振动损失与相位突变的关系,合振动旋转矢量的旋转特征等几个问题,对拍现象中合振动的一些特征提供了比较直观的理解.
1992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白梅兰;
本文利用旋转矢量表示法分析了拍现象中涉及相位突变的物理过程,半振动损失与相位突变的关系,合振动旋转矢量的旋转特征等几个问题,对拍现象中合振动的一些特征提供了比较直观的理解.
1992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秦德培;
<正> 通过理想实验,先由光速不变原理讨论相对论的时空特性,再在其基础上导出洛仑兹变换,是当今工科物理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直观易懂的方法.直接从光速不变原理来论证“时间膨胀”的理想实验甚多,为节省篇幅,本文将直接引用其结果讨论同时和任意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并由它导出洛仑兹变换式.
1992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秦德培;
<正> 通过理想实验,先由光速不变原理讨论相对论的时空特性,再在其基础上导出洛仑兹变换,是当今工科物理教学中较为流行的一种直观易懂的方法.直接从光速不变原理来论证“时间膨胀”的理想实验甚多,为节省篇幅,本文将直接引用其结果讨论同时和任意时间间隔的相对性,并由它导出洛仑兹变换式.
1992年01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姜廷玺;
<正> 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媒质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称为感知频率)不同于波源的频率,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本文试图给出机械波多普勒效应普遍公式的简单推导,并就有关问题略加讨论.一、公式推导设波在各向同性均匀媒质中传播的速率为 v,波源相对于媒质的速率为 v_z,观察者相对于媒质的速率为 v_o,波源的固有振动频率为 v,观察者的感知频率为 v′。
1992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姜廷玺;
<正> 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媒质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称为感知频率)不同于波源的频率,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本文试图给出机械波多普勒效应普遍公式的简单推导,并就有关问题略加讨论.一、公式推导设波在各向同性均匀媒质中传播的速率为 v,波源相对于媒质的速率为 v_z,观察者相对于媒质的速率为 v_o,波源的固有振动频率为 v,观察者的感知频率为 v′。
1992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钱锋;潘人培;
<正> 一、引言在物理实验中,某些涉及微弱信号测量或高精度测量的实验,例如灵敏电流计实验、冲击电流计实验、光电效应实验、电位差计实验等,常会因漏电而影响测量.这种漏电,常随电路元件的绝缘支撑物等介质表面的清洁程度和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而改变,其结果有时表现为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有时表现为测量数据的不稳定.本文将以光电
1992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钱锋;潘人培;
<正> 一、引言在物理实验中,某些涉及微弱信号测量或高精度测量的实验,例如灵敏电流计实验、冲击电流计实验、光电效应实验、电位差计实验等,常会因漏电而影响测量.这种漏电,常随电路元件的绝缘支撑物等介质表面的清洁程度和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而改变,其结果有时表现为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大;有时表现为测量数据的不稳定.本文将以光电
1992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何圣静;赵蕙英;
<正> 一、物理教学演示仪器设计的重要意义物理教学演示仪器的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演示实验是课堂讲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物理教学有许多手段,口授、板书、图表、模型、演示……,一些研究表明,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效果最好的就是演示实验.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学改革的事实所证
1992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何圣静;赵蕙英;
<正> 一、物理教学演示仪器设计的重要意义物理教学演示仪器的设计,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演示实验是课堂讲授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物理教学有许多手段,口授、板书、图表、模型、演示……,一些研究表明,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效果最好的就是演示实验.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学改革的事实所证
1992年01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朱竹林;
<正> 近两年一些工科学校对物理实验课试行分室学期大循环制,使教学出现生气,受到学生欢迎,引起大家重视。今综合介绍分析如下,以供参考。试行各校的具体进行方法不尽相同,以下只是大致做法的综合,并带有作者的主观看法。按招生人数,建立不同数量、相对独立的实验室,比如每年招生1200人,可建立四个分室。根据“实验基本要求”,把能开实验的仪器分到分室。每分室由三名教师和一名实验
1992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朱竹林;
<正> 近两年一些工科学校对物理实验课试行分室学期大循环制,使教学出现生气,受到学生欢迎,引起大家重视。今综合介绍分析如下,以供参考。试行各校的具体进行方法不尽相同,以下只是大致做法的综合,并带有作者的主观看法。按招生人数,建立不同数量、相对独立的实验室,比如每年招生1200人,可建立四个分室。根据“实验基本要求”,把能开实验的仪器分到分室。每分室由三名教师和一名实验
1992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徐宁卿;
<正> 《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已经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在国家教委领导下组织制订的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专科物理课程建设和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下面谈谈个人对《要求》的认识。一、按“以应用为目的”来改革专科物理教学内容长期以来,专科物理无章可循,往往照搬本科物理的教学内容。又因为学时比本科少,
1992年01期 27-2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徐宁卿;
<正> 《高等学校工程专科物理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已经由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是在国家教委领导下组织制订的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专科物理课程建设和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下面谈谈个人对《要求》的认识。一、按“以应用为目的”来改革专科物理教学内容长期以来,专科物理无章可循,往往照搬本科物理的教学内容。又因为学时比本科少,
1992年01期 27-2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游佩林;
<正> 人类早就知道关于静电的各种现象.雷电的产生和放电时的闪光,固体摩擦时的带电,液体流动时的带电等,都以各种方式产生静电.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化纤等工业的飞跃发展和高绝缘材料的普遍使用,静电问题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这是因为静电既可造福于人类,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分选、静电保鲜等等,同时,静电放电引起的燃烧和爆炸事故在许多工业部门均时有发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
1992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游佩林;
<正> 人类早就知道关于静电的各种现象.雷电的产生和放电时的闪光,固体摩擦时的带电,液体流动时的带电等,都以各种方式产生静电.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石油化工、塑料、化纤等工业的飞跃发展和高绝缘材料的普遍使用,静电问题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这是因为静电既可造福于人类,例如静电除尘、静电复印、静电喷涂、静电分选、静电保鲜等等,同时,静电放电引起的燃烧和爆炸事故在许多工业部门均时有发生,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
1992年0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2 ] - 金尚年;
<正> 今年8月15日是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他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为创建量子力学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中最后去世和最长寿的一位物理学大师。德布罗意对物理学的最重要贡献,无疑是他在1924年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电子波假设,他正因此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目前流行的各种近代物理的教科书和科普读物,对于德布罗意的电子波,或者说一般的德布罗意波,都有简详不同的阐述,但是能够按其原始意义如实介
1992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金尚年;
<正> 今年8月15日是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1892—1987)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他是本世纪二十年代为创建量子力学作出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中最后去世和最长寿的一位物理学大师。德布罗意对物理学的最重要贡献,无疑是他在1924年博士论文中提出的电子波假设,他正因此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目前流行的各种近代物理的教科书和科普读物,对于德布罗意的电子波,或者说一般的德布罗意波,都有简详不同的阐述,但是能够按其原始意义如实介
1992年01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郭奕玲;
<正> 1991年10月1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德热纳(Pierre-Gilles deGennes)教授,表彰他发现了可以把为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而发展的方法推广到更复杂的物质形态,特别是液晶和聚合物。德热纳1932年生于法国巴黎,1955年毕
1992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郭奕玲;
<正> 1991年10月1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的德热纳(Pierre-Gilles deGennes)教授,表彰他发现了可以把为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而发展的方法推广到更复杂的物质形态,特别是液晶和聚合物。德热纳1932年生于法国巴黎,1955年毕
1992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王路;
本文中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后工科大学物理教材的演变作了简明的回顾.通过回顾谈了几点看法,并且就今后大学物理教材中怎样体现社会主义特色谈了一点看法.
1992年01期 39-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6 ] - 王路;
本文中作者对新中国成立后工科大学物理教材的演变作了简明的回顾.通过回顾谈了几点看法,并且就今后大学物理教材中怎样体现社会主义特色谈了一点看法.
1992年01期 39-4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 ] - 杨振威;
本文首先就两球正碰的情况阐述了碰撞材质恢复系数的定义,着重指出根据碰撞冲量所给出的定义,即恢复系数等于碰撞过程中恢复冲量值与压缩冲量值之比.据此,进而分析两光滑球斜碰的情况,明确了引用“接近速度”与“分离速度”来表征恢复系数的确切含义。本文最后结合工科物理通用教材中的一道典型习题,具体验算了两弹性粒子斜碰时的恢复系数值。
1992年01期 43-4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杨振威;
本文首先就两球正碰的情况阐述了碰撞材质恢复系数的定义,着重指出根据碰撞冲量所给出的定义,即恢复系数等于碰撞过程中恢复冲量值与压缩冲量值之比.据此,进而分析两光滑球斜碰的情况,明确了引用“接近速度”与“分离速度”来表征恢复系数的确切含义。本文最后结合工科物理通用教材中的一道典型习题,具体验算了两弹性粒子斜碰时的恢复系数值。
1992年01期 43-4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胡盘新;
<正> 国家教委高教司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991年至1995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现在,一些高等工业学校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的使用和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师资和物质条件,并已取得
1992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胡盘新;
<正> 国家教委高教司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1991年至1995年工作要点》中指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现在,一些高等工业学校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的使用和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师资和物质条件,并已取得
1992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古月;
<正>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还不到四十年,但它已经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三十余年前,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还只是少数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学家的设想,今天却已在世界范围成为现实。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教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情况给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计算机应用学科的重要分支,三十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一个新分支学科。
1992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7 ] - 古月;
<正>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还不到四十年,但它已经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三十余年前,将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还只是少数计算机专家和教育学家的设想,今天却已在世界范围成为现实。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教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情况给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教育作为计算机应用学科的重要分支,三十年来取得了很大发展,成为“教育技术学”一个新分支学科。
1992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0 ] - 沈慧君;
<正>~~
1992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沈慧君;
<正>~~
1992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