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物理的学习鸿沟:台湾高中与大学物理教学之我见我思
邱韵如
摘要(Abstract):
作者长期任教大一理工科系的普物与普物实验课程,常戏称自己教的是高中物理教学补救班,近年来更加发现大一新生在学习普物与进行普物实验时,相关的背景知识与各种学习能力越来越低落,不仅学生学习的挫折感越来越大,大学普物教师对普物教学也越来越使不上力.本文先从台湾高中物理教学教法的一些问题与迷思出发,继而从大一学生的学习问题与困难探究与了解高中物理与大一普物之间的学习鸿沟为何会越来越大.作者认为,除了升学主义严重影响教学之外,高中端与大学端彼此互不了解与关切、教材教法的未能与时俱进、教师未能真正体察学生的学习困难等等都是扩大鸿沟的原因.期能藉此激励大学教师对此问题的了解、重视与探究.
关键词(KeyWords): 迷思概念;物理教学;教材教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邱韵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邱韻如.从大一普物教学的迷思谈教学相长[J].物理与工程,2007,17(6),3~7
- [2]邱韻如.从座中学到做中学—谈简单实验对教学的启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34(增刊),152~157
- [3]邱韻如.高中物理课程、教科书与教学:以“靜力平衡”为例[J].物理教育学刊,2010,11(1),45~56
- [4]刘源俊:论高中的物理教育[J].物理(双月刊),2009,31(4)
- [5]刘源俊.十二年“国教”中的科学教育[J].科学(月刊),2012,43(9)
- [6]台湾高中课程标准历次修订:http://140.116.223.225/98course/04/06-1-1/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