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根、本、魂”和相应教育“三观”的理性探讨——从思政视角探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THE “ROOT、BASIS、SOUL”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RATIONAL DISCUSSION OF RESPECTIVELY EDUCATIONAL “THREE VIEWPOINTS”
朱鋐雄,王向晖,尹亚玲
摘要(Abstract):
课程“土壤”是课程思政的“根”之所在(与课程观的理念更新对应);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本”之所归(与教育观的理念更新对应);融入转化是课程思政的“魂”之所系(与教学观的理念更新对应)。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扎根课程,以隐性教育方式体现课程育人价值、全方位地推进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包括课堂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评价、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的“思想引领”和“目标引领”。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立项资助,课题编号2021KCSZ10
作者(Author): 朱鋐雄,王向晖,尹亚玲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15).
- [2] 李雪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57-758.
- [3] 张华.走向儒学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34-38.ZHANG H.Toward confucian vision of curriculum[J].Global Education,2004(10):34-38.(in Chinese)
- [4][5] 朱鋐雄,王向晖,尹亚玲.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五大关系”的理性探讨——从思政视角探讨大学物理课程思政[J].物理与工程,2021,31(4):123-130.ZHU H X,WANG X H,YIN Y L.Preliminary rational discussion on the “Five relationship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in University physics[J].Physics and Engineer,2021,31(4):123-130.(in Chinese)
- [6][7]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4,19.
- [8]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
- [9] 雅斯贝尔斯.大学的观念[M].邹进,译,大学活页文库第一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
- [10]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 [11] 伊列雷斯.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7.
- [12] 约翰·D.布兰思福特,安·L.布朗,罗德尼·R.科金等人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和学校[M].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 [13][15] 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21世纪学习的革命[M].杨彩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7.
- [14]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