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与“工笔”及其他——从科学方法、教材结构看教学“FREEHAND BRUSHWORK”AND “FINE BRUSHWORK”:VIEWING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METHOD AND TEXTBOOK STRUCTURE
张映辉
摘要(Abstract):
物理科学研究领域广阔、知识深邃、方法精妙多样,其教材大多简约而各成体系。本文针对教学中不易跨越的某些"坎儿",列举不同层次教材表述方式的"写意"与"工笔"切换,热学两种研究方法的互补互鉴,以及作为物理学基石的两种时空观的缘起和内涵等容易被忽视的"关节",提出突破难点的教学建议,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KeyWords): 写意;工笔;切换;唯象;解析;时空观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7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DWJZW201701db);; 教育部2017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702035005);; 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度(立项资助)在线开放课程(J20170107);; 大连海事大学教师发展专题项目(2018JFZ03);; 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度“打造金课”工程“大学物理实验”数字课程;大连海事大学2019年度“打造金课”工程——课程思政项目——大学物理实验
作者(Author): 张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