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资源建设
赵高峰,程秀英,蒋俊华,杜明荣,顾玉宗,尹国盛
摘要(Abstract):
总结了教育部教指委教改项目"大学物理课程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研究"的情况:圆满地完成了该项目预定的研究任务,取得了发表32篇教学研究论文并出版10本系列教材的成果,该成果具有"数量多、水平高和效果好"之特点,先后被评为河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物理;教学内容;教材资源;改革;建设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改项目(WJZW-2010-43-zn);; 河南省科技厅2013年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项目(132300410142)
作者(Author): 赵高峰,程秀英,蒋俊华,杜明荣,顾玉宗,尹国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基本要求(2010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2]刘广生,尹国盛,等.对理工科类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探索[J].广西物理,2010,31(4):52—54.
- [3]刘广元,尹国盛.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物理试题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14):206—219.
- [4]王素莲,尹国盛,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静电场部分的衔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6):153—158.
- [5]李若平,尹国盛,等.大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与中学物理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2011(16):197—202.
- [6]李若平,尹国盛,等.将优秀科幻作品融入大学课堂[J].物理与工程,2011,21(3):52—54.
- [7]郑海务,尹国盛,等.大学物理课程和中学物理课程近代物理部分的衔接研究[J].物理与工程,2011,21(5):45—48.
- [8]苗文学,尹国盛,等.大学物理课程和中学物理课程振动和波部分的衔接研究[J].物理通报,2011(8):19—22.
- [9]夏志广,尹国盛,等.大学物理课程和中学物理课程力学部分的衔接研究[J].物理通报,2011(9):8—11.
- [10]吕良军,尹国盛,等.例析Matlab融入电磁学教学课堂[J].物理通报,2011(11):16—19.
- [11]张光彪,尹国盛,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衔接个例研究——电磁感应和电磁波部分[J].物理通报,2011(12):13—15.
- [12]韩春柏,尹国盛,等.电磁波谱在印刷行业的实际应用[J].物理通报,2011(12):114—116.
- [13]吕良军,尹国盛,等.道路最优照明的研究[J].河南科学,2011,29(2):141—144.
- [14]任凤竹,尹国盛,等.立足学校特色,把握时代脉搏[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87.
- [15]赵改换,尹国盛,等.一种寻找质数分布规律的新方法[J].河南科学,2012,30(1):31—36.
- [16]刘广生,尹国盛,等.关于大学物理中熵的教学探讨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4):132—134.
- [17]高丽珍,尹国盛,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量子光学部分的衔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4):182.
- [18]高海燕,尹国盛,等.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课程光学部分的衔接研究[J].物理与工程,2012,22(3):57—60.
- [19]康缈,尹国盛,等.大学物理课程与高中物理课程的衔接研究——近代物理部分(2)[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26—128.
- [20]郑斌,尹国盛,等.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课程波动光学部分的衔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7):129—130.
- [21]苗文学,尹国盛,等.体育运动中的抛体运动[J].科技创新导报,2012(7):215—216.
- [22]郝振莉,尹国盛,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热学部分的衔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5):47—50.
- [23]韩春柏,尹国盛,等.静电场理论在印刷行业的实际应用[J].河南科学,2012,30(3):1—4.
- [24]杨毅,尹国盛,等.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的衔接[J].物理通报,2012(4):31—33.
- [25]郑海务,尹国盛,等.提高物理及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农业,2012(4):19—20.
- [26]赵慧玲,尹国盛,等.融合文理科学发展发挥文科物理的素质教育功能[J].中国外资,2012(4):281—282.
- [27]尹国盛,顾玉宗,等.掌握标准要求搞好课程衔接[J].物理与工程,2012,22(增刊):343—345.
- [28]翟俊梅,孙建敏,刘广生.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12(18):169—173.
- [29]袁文豪,尹国盛.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动力学试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18):214—224.
- [30]李春柳,尹国盛.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课程电磁学部分的衔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3(19):197—206.
- [31]尹国盛,赵高峰,等.落实基本基本要求搞好教材建设[J].物理与工程,2013,23(增刊):51—52.
- [32]姜艳艳,尹国盛,等.互感系数12 21M?M的证明[J].物理与工程,2013,23(6):15—21.
- [33]姜艳艳,尹国盛.高中物理实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4(21):140—147.
- [34]尹国盛,夏晓智.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 [35]尹国盛,郑海务.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 [36]尹国盛,杨毅.大学物理(上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 [37]尹国盛,彭成晓.大学物理(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 [38]尹国盛,杨毅.大学物理基础教程(全一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 [39]尹国盛,党玉敬,杨毅.大学物理思考题和习题选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 [40]尹国盛,张伟风.大学物理学(上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 [41]尹国盛,顾玉宗.大学物理学(下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 [42]尹国盛,黄明举.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 [43]尹国盛,顾玉宗.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下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