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设想
李柳青,曹跃祖,李福芸,马涛
摘要(Abstract):
基于科学文化理念,为印刷学院出版传播专业及设计艺术专业的文科学生“量身打造”适合此类专业特色的文科大学物理课程构想:侧重于抓住与物理学相关的社会新闻(尤其是当前发生的、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科技新闻)及物理理论本身的美感,从中梳理从经典物理—现代物理—后现代物理的发展脉络,讲述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各种观念和思潮及科学技术所蕴涵的深刻的哲学意义、美学价值、文化内涵及社会效应等.引导文科学生主动自觉地关注物理、关注科学技术,从而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功能和潜在风险的判断能力.为出版传播专业的学生从传统传播走向科学传播打下基础;为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拓展科学审美的视野.
关键词(KeyWords): 文科大学物理;科学文化;科学素质;古典物理;现代物理;后现代物理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印刷学院人文研究重点项目(E-a-05-20)
作者(Author): 李柳青,曹跃祖,李福芸,马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及其与方方面面的联系[M].秦克诚,刘培森,周国荣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2] 吴宗汉.文科物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3] 何祚庥.我为什么要批评反科学主义.科学时报[N],200402-13
- [4] 龚育之.在当代中国需要反对“科学主义”吗.中国科技画报[J],2004,(1)
- [5] 刘华杰.要深入研究科学主义:评《在当代中国需要反对“科学主义”吗?》.北京: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文化论坛,2004-10-15
- [6] 任士新.我为什么不能同意———与何祚庥院士商榷.科学时报[N],2004-03-12
- [7] 肖显静.在中国究竟要不要反科学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C],2002,(9)
- [8] 田松.唯科学·反科学·伪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C]2000,(9)
- [9] 刘兵,李正伟.不要随意将“反科学”阵营扩大化———与肖显静先生商榷.科学时报[N],2004-02-27
- [10] 施大宁.空间与时间———物理与艺术的共同主题.重庆: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刊[J],2002,(25):192~194
- [11] [英]戴维斯,布朗.原子中的幽灵[M].易心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0
- [12] 苗东升.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主义.民主与科学[J],2003,(03)
- [13] 伊·普里戈金,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M].沈小峰,曾庆宏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 [14] 姜奇平.哭信息化的“哥白尼”之死.博客中国(Blogchina.com),2003-06-22
- [15] E.N.洛伦兹.蝴蝶效应.华盛顿:1979年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
- [16] 汤姆·提克威.Run Lola Run.DVD,2004
- [17] Benoit.B.Mandelbrot(陈守吉译).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 [18] 李元杰.大学物理CCBP[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94
- [19] 孙博文.海湾.哈尔滨:分形频道1999版www.fractal.cn-分形展厅
- [20] 鄢烈山.“给反对意见以国民待遇”———从三门峡水库到南水北调工程.教育与学术[J],2003-12-04
- [21] 刘鉴强,成功.虎跳峡紧急.南方周末[N],2004-09-29(头版头条)
- [22] 刘鉴强.转基因水稻,13亿人安全与利益的博弈.南方周末[N],2004-12-09(头版头条)
- [23] C.P.斯诺.两种文化[M].纪树立译本.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4;陈克坚、秦小虎译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 [24] 索卡尔,德里达,罗蒂等.“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M].蔡仲,邢冬梅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
- [25] 刘华杰,呼延华.物理学家试探“泡沫”学术,两种文化论争热闹空前.中华读书报[N],1998-01-14
- [26] 吴国盛.从“两种文化”到“第三种文化”.中国图书商报[N],2003-08-01
- [27] 田松.科学文化:超越斯诺与回归斯诺.中华读书报·科技书屋[N],2003-04-09(21)原题《攀援在文化的缓坡》).
- [28] 刘兵.“科学大战”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北京:科学技术与辩证法[J],2004,(5)
- [29] 江晓原,刘兵.诈文事件:是非及其意义.文汇读书周报[N],2003-03-07
- [30] 刘钝,方在庆.“两种文化”:“冷战”坚冰何时打破?———关于“斯诺命题”的对话.中华读书报[N],2002-02-06(24)
- [31] 周国平.只有一种文化.中国图书商报[N],200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