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结合、协同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COMBINATIVE AN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ISSUE AND STRATEGY RESEARCH FOR THE SUBJEC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张海明,吴以治
摘要(Abstract):
理工结合、协同发展是当前学科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文章简要分析了理工结合、协同发展的障碍及原因,指出体制束缚、科学家本身素质缺陷和管理层面的问题是产生理工结合、学科交叉融合障碍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调研结果及国内部分院校的实践,给出了理工结合、协同发展的措施与建议.另外,笔者还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理工结合的相关建议,例如,在学校优势学科下自主设置由理学院负责的二级博士点;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平台,让工科学生加入到创新性实验研究中,和理科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特定课题的探究性实验等.
关键词(KeyWords): 理工结合;协同发展;措施与建议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天津工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资助建设项目(yjs1-6)
作者(Author): 张海明,吴以治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吴松,刘明柱,高存功.加强理科建设促进理工结合[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4):73-74.
- [2]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 [3]胡瑞,陈新忠,薛珊.高等学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实现策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5-110.
- [4]张建林,田臣平,殷先洪,等.对工科院校理科学科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17(5):92-96.
- [5]陈孝杨,何刚.以工为主院校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54-56.
- [6]清华大学理学院教务处.理工结合培养高层次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1994(2):59-64.
- [7]王正明.浅谈基础数学教研室的理工结合特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5(3):15-17.
- [8]杜善义.“理工结合”—杜善义院士谈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所的特色科研[J].航空发动机,2007:(33).
- [9]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J].中国大学教学,200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