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工程

2019, v.29;No.190(02) 35-38+44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课程群”组织体系:对物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思考
A NOTE ON THE ARCHITECTURE OF FUNDAMENTAL COURSES OF PHYSICS

罗洪刚,王建波,刘玉孝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物理学基础课程为例探讨"课程群"组织体系。围绕物理学基础人才的培养,提出数学物理基础、力学基础、热学基础、电磁学基础、光学基础、量子基础以及计算物理基础等七个"课程群"建设方案,构建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对所有的物理学课程实施纵向管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初级课程到高级课程进行选择,直至博士研究生课程。所有的课程群由浅入深,不变的是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变化的是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这个方案能为物理学基础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系统培养构建"立体化"课程框架。

关键词(KeyWords): 物理学;课程群;分类培养;立体化课程框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依托物理学科培养新工科高层次人才”(项目负责人:罗洪刚)支持;; 兰州大学教务处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8101,2018102)

作者(Author): 罗洪刚,王建波,刘玉孝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