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方程引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DERIVATION OF SCHRODINGER EQUATION
蔡志东
摘要(Abstract):
本文介绍了部分量子力学教材中薛定谔方程的引出过程,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即能量E和动量P的物理意义前后不一致:在讨论平面电磁波和算符与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认为能量E和动量P是相对论性的,而在讨论能量和动量的关系时,却认为能量E和动量P是非相对论性的,即认为在低速条件下,物体的能量包含了经典动能和势能,而经典动能等于动量的平方除以静止质量的两倍。有人可能会产生一个疑惑,既然能量E和动量P都是非相对论性的,那么为什么我们仍然可以用能量算符和动量算符来分别对应能量和动量?要知道,这种对应关系只有在相对论性条件下才能成立。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个合理的解释,以表明三种近似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一种方法就是传统的做法,虽然这会导致E、P前后物理意义不一致的问题,但不影响最终结果。第二种方法是从爱因斯坦能量—动量公式出发,保留E和P的相对论性,级数展开后,把能量算符和动量算符代入展开式,引出级数形式的波动方程,然后通过适当的近似,引出常见的薛定谔方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E、P物理意义前后不一致而引发的问题,即在经典能量和动量情况下,算符和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到底是否可用的问题,从而消除了学生的疑虑。第三种方法就是直接从相对论性的克莱因—高登方程出发,通过近似处理得出薛定谔方程,但是,这种方法虽然严密但较为复杂。
关键词(KeyWords): 薛定谔方程;引出过程;问题;解决方案;克莱因-高登方程;规范场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蔡志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喀兴林.高等量子力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3.
- [2] 黄永义.薛定谔方程的教学探讨[J].大学物理,2020,39(6):25-26.HUANG Y Y.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of Schrodinger equation[J].College Physics,2020,39(6):25-26.(in Chinese)
- [3] 宋开欣.对建立薛定谔方程中一个问题的商榷[J].物理与工程,1987(4):17-18.SONG K X.Discussion on a problem in establishing Schrodinger equation[J].Physics and engineering,1987(4):17-18.(in Chinese)
- [4] 邓俊勋.关于对非相对论量子力学薛定谔方程中几个疑点的分析与讨论[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7,13(1):96-104.DENG J X.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some doubtful points in Schrodinger equation of non relativistic quantum mechanics[J].Journal of Gan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1987,13(1):96-104.(in Chinese)
- [5] 董广宇.猜出来的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J].现代物理知识,2016,28(6):45-50.DONG G Y.Guess the equation:Schrodinger equation and Dirac equation[J].Modern Physics Knowledge,2016,28(6):45-50.(in Chinese)
- [6] 曾谨言.量子力学卷Ⅰ[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7-59.
- [7] 张永德.量子力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0-46.
- [8] 朗道,栗弗席兹著.量子力学(非相对论理论)[M].6版.严肃,译,喀兴林,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5-75.
- [9] 苏汝铿.量子力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0-413.
- [10] 曾谨言.量子力学卷Ⅱ[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84-388.
- [11] 张永德.高等量子力学(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0-228.
- [12] 王正行.简明量子场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
- [13] 戴元本 .相互租用的规范场论[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