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REVIEW,REFLECTION AND PROSPECT: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RESEARCH IN PAST 20 YEARS
罗莹,刘兆龙,韩思思
摘要(Abstract):
本文回顾了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在过去20年间的发展历程,并进行了反思与展望.在过去20年间,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息息相关的,经历了起步与发展两个时期,为物理教育研究的起步奠定了基础.反思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与国际物理教育研究发展相比,我国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研究领域过于狭窄,基本上是从"教"的角度进行,缺乏从学生的角度研究;二是研究方法多采用论辩的定性研究,缺乏实证的定量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国大学物理教学研究领域的研究主体、研究方法和研究资助体系与国际上不同引起的.最后,本文对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KeyWords): 大学物理;物理教学研究;物理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双重预警、网络交互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支持
作者(Author): 罗莹,刘兆龙,韩思思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育嫦.文献检索中提高查全率与查准率的方法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2,21(11):92-95.
- [2]刘雅娟,王岩.用文献计量学评价基础研究的几项指标探讨[J].科研管理,2000,21(1):93-98.
- [3]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J].大学物理,1995,14(8):2-6.
- [4]沈克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物理学界的一支奇葩(Ⅰ)[J].物理,1995,24(3):179-187.
- [5]牟其善.美国中学物理教育考察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5,23(6):25-27.
- [6]顾牡,吴於人,陈铭南,等.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创建有特色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20(2):9-11.
- [7]王晓蒲,霍剑青,杨旭,等.大学物理仿真实验和教学实践[J].物理实验,2001,21(1):28-29.
- [8]马秀峰.大学物理多媒体CAI课件开发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1998,5(6):170-173.
- [9]王晓蒲,霍剑青,杨旭,等.大学物理虚拟实验的网络教学系统[J].物理实验,2001,21(5):19-22.
- [10]洪延姬,窦志国,王明东,等.“大学物理网络教学系统”网络课程内容简介[J].大学物理,2001,20(3):39-42.
- [11]葛智勇,殷洁,杨茂田.大学物理实验网络辅助课件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2,22(3):53-54.
- [12]卢宇,陈宏敏,赖恒,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0(3):106-108.
- [13]段家忯,曹惠贤,王煜,等.美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情况考察报告[J].大学物理,2004,23(3):42-45.
- [14]沈元华.香港五所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考察报告[J].物理实验,2000,20(11):28-29.
- [15]谢行恕,霍剑青.大学物理实验的改革和探讨[J].物理,2000,29(9):571-572.
- [16]吕斯骅,段家忯.全面改革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培养有坚实基础的创新人才[J].大学物理,2003,22(1):34-36.
- [17]孙敬姝,李志有,梁浩,等.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成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J].物理实验,2003,23(5):30-31.
- [18]毛骏健,顾牡,吴於人.建设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教学目标的大学物理精品课程[J].大学物理,2008,27(10):44-46.
- [19]周雨青,张玉萍,董科.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27(10):52-54.
- [20]孙腊珍,张增明.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和多元化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4):1-2.
- [21]王慧琴,吴庆丰,梁晓军,等.以应用为导向的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9):148-150.
- [22]姚列明,霍中生,祖小涛,等.将科研项目引入大学物理实验的尝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6):12-14.
- [23]陆昉.推进课程共享与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30(1):8-11.
- [24]张萍,Mazur Eric.Peer-Instruction—哈佛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新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0,26(8):69-71.
- [25]衡耀付.大学物理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8,24(3):51-52.
- [26]卢荣德,程福臻,陶小平.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25(2):35-39.(现名研究生教育研究)
- [27]樊雅平,黄生学.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91(12):156-157.
- [28]C.mcdermott Lillian,罗莹.通过物理教育研究促进物理教学[J].物理教师,2011,32(7):3-4.
- [29]刘兆龙,罗莹,胡海云.“物理教育研究”及其对美国高等学校物理教学的激励[J].物理,2014,43(7):478-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