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与科学共同体的命运——以纳粹“排犹”政策实施为例
杨庆余,王长富
摘要(Abstract):
1933年希特勒掌握政权,德国历史由此进入了12年纳粹统治的恐怖时期.在纳粹的意识形态下,犹太人被视为冷酷无情、远离人民的"热血和土地"的国家超级敌人.随着纳粹"排犹"政策的实施,全世界仰慕的德国科学机构开始分崩离析,一大批杰出的犹太科学家带着难以释怀的过去和满怀悲苦的复杂心理亡命天涯.在这些移民中有6位诺贝尔奖得主和8位后来得主,他们的个人命运同他们的名字一样著名.
关键词(KeyWords): 纳粹“排犹”政策;《纽伦堡法案》;流亡科学家;爱因斯坦;冯·劳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庆余,王长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纪宗安,何新华.纳粹德国排犹政策的演变及根源探析[J].暨南学报,2003,25,(3):102,103
- [2](法)米歇尔.莱马里,让-弗朗索瓦.西里内利.西方当代知识分子史[M].顾元芬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21
- [3](德)阿尔明.赫尔曼.激动人心的年代:通向原子时代之路[M].肖润喜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3~120
- [4](丹)赫尔奇.克劳.量子世代[M].洪定国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64~273,291,293
- [5](美)汝茨.丽温.赛姆.丽丝.迈特纳:物理学中的一生[M].戈革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281
- [6]沃尔特.穆尔.薛定谔传[M].班立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67
- [7](美)大卫.C.卡西第.海森伯传(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52
- [8](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4,47
- [9](德)弗里茨.斯特恩.爱因斯坦恩怨史:德国科学的兴衰[M].方在庆,文亚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308
- [10](美)康斯坦丝.瑞德.库朗:一位数学家的双城记[M].胡复等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212
- [11]李工真.纳粹德国流亡科学家的洲际移转[J].历史研究,2005,(4):152,162
- [12](希腊)科斯塔斯.伽夫罗格鲁.弗里茨.伦敦:科学自传[M].刘兵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208
- [13](美)尤金.P.维格纳,安德鲁.桑顿.乱世学人:维格纳自传[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38,140
- [14](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上)[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4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