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狭义相对论中”洛仑兹变换导出”的讲法的沿革HISTORY OF LECTURING ON LORENTZ TRANSFORMATION
张洪川,陈波涛,盛克敏
摘要(Abstract):
洛仑兹变换是狭义相对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旨在对各种讲法作比较,从而求得 对此问题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KeyWords): 洛仑兹变换;推导;狭义相对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张洪川,陈波涛,盛克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H.戈德斯坦.经典力学.汤家镛译.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1
- [2]C.基特尔.力学.陈秉乾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 [3]D.T.格林伍德.经典动力学.孙国锟译.北京:科学出 版社
- [4]潭忠棠.力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5]俞允强.电动力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6]郭硕鸿.电动力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 [7]J.D.杰克逊.经典电动力学(下册).朱培豫译.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
- [8]虞福春,郑春开.电动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 [9]A.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杨润殷译.上海: 上海科学出版社,1979
- [10]P.G.柏格曼.相对论引论.周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1962
- [11]л.朗道,E.栗弗西兹.场论.任朗译.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59
- [12]W.泡利.相对论.凌德洪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1979
- [13]B.A.福克.空间、时间和引力理论.周培源译.北京:科 学出版社,1965
- [14]G.司蒂文逊.狭义相对论.沈立铭译.上海:上海科技出 版社
- [15]吴大猷.相对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 [16]W.G.V.罗瑟.相对论导论.岳曾元译.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0
- [17] M.A.托尼拉特.电磁学基础与相对论(俄文译自法文). 莫斯科,1962
- [18] C. Moller.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Copenhagen, 1955
- [19] J. L. Synge. Relativity: The Special Theory, Dublin, 1956
- [20] G. Y. Rainich. Mathematics of Relativity, New York, 1955
- [21] A. S. Eddingt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Relativity
- [22]金万修.广义相对论基础.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1987
- [23]李复.广义相对论和宇宙学的物理基础.北京:气象出版 社,2000
- [24] 孙景李.时间、空间与相对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 社,1999
- [25]郑庆璋,崔世治.相对论与时空.太原:山西科技出版 社,2000
- [26]梁灿彬.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上册).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27]须重明,吴雪君.广义相对论与现代宇宙学.南京: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 [28]杨学栋,李斌.大学物理学(上).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出版社
- [29]徐行可等.物理学概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 [30]王永久,唐智明.引力理论和引力效应.长沙:湖南科技出 版社,1990
- [31]华罗庚.从单位圆谈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 [32]华罗庚,万哲先.典型群.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
- [33] S.温伯格.引力和宇宙论.邹振隆译.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0
- [34] 张宗燧.电动力学及狭义相对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 [35]秦元勋.时间与空间.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 [36] Y.E.弗仑克耳.电动力学(俄文).莫斯科,1956
- [37] A.Z.别特罗夫.广义相对论的新方法(俄文).莫斯科,1966
- [38]J.P.艾立阿特.物理学中的对称性.北京:仝道荣译.科 学出版社,1986
- [39] 吴时敏.广义相对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 [40]爱因斯坦等.相对论原理.赵志田,刘一贯译.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0
- [41]F.R.坦盖里尼.广义相对导论.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1963